查看原文
其他

茅盾诞辰125周年:叶圣陶为何将“矛盾”改为“茅盾”?

童尚 好书探 2024-01-29

“茅盾”是一个笔名,原名沈雁冰,1896年7月4日出生在乌镇,1981年3月27日逝世。


谈到“茅盾”,人们最容易联想起来的,大概是“茅盾文学奖”。1981年,根据茅盾遗愿,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,设立茅盾文学奖,以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。


在逝世前1年,也就是1980年,84岁的沈雁冰为回忆录《我走过的道路》写序。回忆起自己的一生,他写了这样一句话,“幼年秉持慈训,谨言慎行。青年时甫出学校,即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,四年后主编并改革《小说月报》,可谓一帆风顺。”


在沈雁冰的成长历程中,阅读是重要章节。这一点,贯穿了他学习和工作始终。


13岁上中学后,沈雁冰参加一场去南京的“南洋劝业会”活动。他在书坊花了1元几角钱买了一部《世说新语》,回程途中看了2遍。


中学毕业后,他考上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。寒假住校,他向表叔借书看,从《史记》开始读,3个寒假里读完了二十四史。


在上海工作一年后,除了单位所在的宝山路附近,他哪儿都没去,休息时多半是在宿舍看书。


正是长期、持续、广博的阅读经历,为他后来从事文字编辑工作、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下文讲述了沈雁冰的童年至青年时代,从多重角度回答了,沈雁冰如何成为“茅盾”这一命题。


(文字及图片来自《我走过的道路》,茅盾著,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4年版)




一、自年少,以天下为己任

1896年7月4日,一个小男孩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沈家。孩子满周岁半,曾祖父寄来一封信,给长房长曾孙起好了名字——小名燕昌,大名德鸿。


沈德鸿,字雁冰,这就是未来的茅盾。


父亲沈永锡自小学八股,16岁中秀才,但内心实厌八股,喜欢数学。他自习了小代数、大代数、几何、微积分,其次是喜欢声、光、化、电一类的书,又其次是世界各国历史、地理书,也看那时留日学生所办的倡导革命的报刊。

沈永锡


茅盾父亲



母亲陈爱珠从小在姨父家长大,姨父是一名秀才。在这里,她学会了读、写、算,念过不少古书,14岁能管家。


婚后,永锡问爱珠读过那些书。爱珠答:四书五经,《唐诗三百首》《古文观止》《列女传》《幼学琼林》《楚辞集注》等书,能解释。


听到回答,永锡喜忧参半,忧的是这些书有些“不切实用”。


他给新婚妻子布置了学习计划:首先读《史鉴节要》,这是一部以《御批通鉴辑览》为底本而加以增删的简要中国通史,上起三皇五帝,下讫清朝末叶,太平军兴之前;再读《瀛寰志略》,这是一部浅近的关于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的书。


因爱珠有《诗经》《唐诗三百首》的阅读基础,读起《史鉴节要》并不困难。


沈雁冰在这样一个小家里出生。


长到5岁,沈雁冰到了该上学的年纪,面临择校问题。实际上,这对于沈雁冰一家来说,并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。他的祖父开家塾,直接送到祖父身边就好。沈雁冰的母亲,也是这样提议。


但沈雁冰的父亲不同意。


原因是,祖父“不肯教这些新东西”,所以就干脆不进家塾。那么,不进家塾,谁教呢?——答案是母亲教,在卧室教。


沈雁冰学的都是新教材:上海澄衷学堂的《字课图识》,《天文歌略》《地理歌略》——后两者是父亲让母亲从《正蒙必读》里手抄的。


当时由于没有浅近的文言历史读本,母亲试着自己编。这时,新婚时母亲读的《史鉴节要》派上用场,她从三皇五帝开始,编一节,教一节。

陈爱珠


茅盾母亲



到了沈雁冰8岁时,父亲病倒了。即便生着病,他还是会挣扎着起来,在窗前读一、两个小时书。随着病愈重,父亲卧床不起,连举手捧书也觉得困难。于是,白天母亲翻开书、竖在父亲胸前,看完一页,就翻一页。


这一时期的沈雁冰,有过一段和迅哥儿一般的日子:身为长子,兼顾学业,同时照顾病重的父亲。有所不同的是,沈雁冰不似迅哥儿一般需要日日早起。下午3点放学,回到家的沈雁冰接替母亲,照顾父亲。那时虽然上了学,也得时时照顾家里。好在立志小学就在隔壁,沈雁冰听到上课铃声跑过去也来得及。

立志小学原址





得知药石罔效后,父亲立遗嘱后,让母亲整理书籍——医书送人,小说留下,指着一本谭嗣同的《仁学》对沈雁冰说:“这是一大奇书,你现在看不懂,将来大概是能看懂的。”


此后,父亲不再看数学方面的书,常常勉励沈雁冰“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”,并反复说明这句话的意思。


一次考试题目是《试论富国强兵之道》,沈雁冰把父亲与母亲在家讨论国家大事的话凑了400多字,最后用“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”做了结尾。


文章得到了很高的评价,“十二岁小儿,能做此语,莫谓国之无人也。”



二、从普通编辑到《小说月报》主

1916年8月28日,20岁的沈雁冰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,走进上海河南路商务印书馆的大门。


他起初在编译所英文部新成立的“英文函授学校”工作,工作内容主要是修改学生寄过来的课卷,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。他第一天的工作轻松,只改了四五本卷子。


一个月后,被调到孙毓修处译书。调任后,沈雁冰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翻译卡本脱的《人如何穿衣》(出版时书名为《衣》)。他摹仿孙先生翻译的前三章,以三四天译一章的速度翻译,一个半月后译完余书。他翻译得又好又快,当即受到孙毓修赞赏。


到年底,沈雁冰正好在编译所满5个月。会计送薪水时,传达了涨工资的通知——从下年正月起,每月30元,每月涨6块钱。他给母亲写信:“进馆不到半年即加薪,虽只六元,已是破格优待,编译所中人员,进去为二十四元者,熬上十年,才不过五十元而已。”


孙毓修决心编一套开风气的中国寓言,需要一位对古书有研究的人,沈雁冰正是合适的人选。沈雁冰开始系统阅读先秦诸子、两汉经史子部,为《中国寓言初编》做准备。这部书出版后受到市场认可,民国六年十月初版,民国八年十一月出了第三版。


工作一年后,沈雁冰攒了200多元,休了2周,和母亲一起送弟弟到南京上学。回到单位后,他发现工作已经发生变化。编辑《教育杂志》《学生杂志》《少年杂志》的朱元善提出,让沈雁冰转到他部门作助手,助编《学生杂志》,然而孙毓修不肯放人。结果,沈雁冰被“平分”,半天编儿童读物,半天审阅《学生杂志》投稿。


茅盾,1916~1926年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。


朱元善从《学生杂志》的社论开始改革,沈雁冰写了一篇《学生与社会》。朱元善很中意,认为可使《学生杂志》面目一新。他又让沈雁冰写了一篇社论,题目是《一九一八年之学生》,这篇比上一篇更进步,开始讨论时政。沈雁冰在文中对学生提出了3点希望,即革新思想、创造文明,奋斗民主。可见,他当时已萌生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。


后来,孙毓修指名带沈雁冰去南京,在南京完成《四部丛刊》的影印工作。返回上海后,沈雁冰担任《四部丛译》“总校对”。一个月后,身兼《小说月报》《妇女杂志》主编王莼农找到沈雁冰,说明《小说月报》将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提倡新文学,拟名为“小说新潮”栏,请他主持这一栏的实际编辑事务。


沈雁冰了解来意后,推脱手里工作太多,脱不开身。王莼农说,已和孙毓修商量过了,可以不管《四部丛刊》。沈雁冰又说,《学生杂志》还有点事。王莼农答:也和朱元善商量过了,请你分心照顾我这里一下。话已至此,沈雁冰不好推脱,只好答应。


进入《小说月报》的沈雁冰,面对的是《小说月报》的全部革新。“我偶然地被选为打开缺口的人,又偶然地被选为进行全部革新的人,然而因此同顽固派结成不解的深仇。”沈雁冰在回忆录里写到。“顽固派”就是以小型刊物《礼拜六》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,在小市民阶层中有相当影响。


半年后,《小说月报》销量下降。王莼农认为,这是由于自己得罪了“礼拜六派”,亦未能取悦思想解放的青年。于是,他向商务提出辞职。考虑到沈雁冰曾为《小说月报》《妇女杂志》革新写了大量文章,馆里拟请沈雁冰担任两个杂志的主编。


就这样,沈雁冰任《小说月报》主编。改组后的《小说月报》第一期印了5000册,立即销完,各地分馆纷纷来电要求下期多发。


步入工作的第4个年头,24岁的沈雁冰从一名普通编辑,走到了《小说月报》主编的位置。



三、小说家“茅盾”的创作生涯


对于沈雁冰来说,编辑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。


1920年初,陈独秀在上海筹备《新青年》,曾约陈望道、李汉俊、李达、沈雁冰谈话。1920年7月,上海共产党小组成立。1920年10月,沈雁冰经由李汉达介绍加入共产党小组。当时上海共产党小组正筹备党刊,李达任主编。沈雁冰一参加共产党小组,李达就约他写文章。这一党刊后取名为《共产党》。


陈独秀定居在渔阳里二号,每周的支部会议在这里开。支部会议每星期一次,晚上8点开始,直至晚上11点,讨论事项主要是发展党员、发展工人运动、加强党员的马克思主义学习。每周还有一次学习会,时间是下午2点至5点。沈雁冰参加支部会议,散会后到家常常是深夜12点,有时是凌晨1点。


后来,渔阳里二号被法捕房查抄,陈独秀仍住在那里,但不能作为经常开会的地点。支部会议随时转换地点,有时在沈雁冰家进行。


此时,各省党组织次第建立,党中央与各省党组织之间的信件和人员来往日渐频繁。沈雁冰被委派为直属中央的联络员,外地给中央的信件都寄给沈雁冰,外封面写沈雁冰的名字,另有内封写“锺英”(中央之谐音)。沈雁冰每日汇总到中央。


外地有人来上海找中央,先来找沈雁冰,对过暗号后,问明来人住什么宾馆,叫他回去静候。沈雁冰则把来人姓名、住址报告中央。因此,他必须每日都到上午编译所办公,为的是怕外地有人来找,两不相值。


1925年,沈雁冰的主要时间和经历投入了政治斗争。1926年,他离开生活工作了十年的商务。1927年,大革命失败后,沈雁冰从武汉回到上海隐居。为了维持生活,沈雁冰重新拿笔,以卖文为生。9月初,他开始着手写作,用了4个星期写完了《幻灭》。


笔名“茅盾”也是从这部小说开始的。当时,沈雁冰随手起了一个笔名“矛盾”,把2周写完的半部《幻灭》交给了《小说月报》编辑叶圣陶。“艹”字头是叶圣陶加上的,“矛盾”一看就是假名,他担心国民党方面有人来查问原作者,而“茅”姓甚多,不会引起注意。


从《小说月报》主编,到小说家“茅盾”,沈雁冰开启了创作生涯。他严格地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写,只有真实地反映现实,才能打动读者。对于那些还不熟悉的生活,还没有把握的材料,还认识不清的问题,他都不写。“我是经历了人生才来做小说的,而不是为了说明什么才来做小说的。”他说。


排版|童 尚

好书探,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茅盾诞辰125周年:叶圣陶为何将“矛盾”改为“茅盾”?

童尚 好书探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